sylvia杨老师:温州病与企业转型之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7:23:53

温州病与企业转型之困

【京城偶寄】

韩咏红 (2011-10-17)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中国浙江的温州商人,近期又成为中国媒体热点。不过,他们这回不是因为大手笔炒房、炒煤矿、炒蒜而引起关注;而是由于欠下大笔银行贷款与高利贷还不了,多名温州老板“跑路”,造成各界震惊。

  曾经叱咤一时的“温州模式”显露败像,它昭示的不仅是温州商人的局限,更暴露了中国改革不到位与民企发展的困难。多年前为温州商人带来财富的制胜秘诀,已不足以承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盘点温州商人崛起的道路,1980年代这个穷乡僻壤之地依靠当地人的经商勇气,依靠薄利多销的原则,建立起了“小商品大市场”商业模式,在中国乃至全球商品市场上攻城略地。进入本世纪,累积了雄厚财力的温州老板改而进军极具暴利潜能的房地产市场,然后在习惯了价格10年上翻四五倍的“中国房地产式”暴利游戏后,有的温州实业家开始“不务正业”,从炒房地产到炒煤矿、黄金、大蒜……温州成了投机者乐园,民间借贷甚至高利贷,也成为温州社会密不可分的一环。

  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估计,2004年温州逾90%的民间借贷是流入实体经济,这个比例今年萎缩到35%。与此同时,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国内媒体,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当前已超过历史最高值, 一般月息是2%到6%,有的甚至高达15%,年利率达180%。

  政府货币政策紧缩,融资成本飞涨,于是一些玩投机、搞民间借贷的企业家面对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另一些刚从银行与高利贷借来大笔资金力图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企业,也陷入难关。于是,就出现80多名温州老板“跑路”,3人跳楼自杀,企业纷纷倒闭的新闻。

  支持自由市场经济的中国评论人,通过温州模式的衰败来说明中国民企的艰难处境,在高税费、人民币升值与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下,民企的利润空间所剩无几,产业转型升级像一句空话。而高利润行业如石油、煤炭、电信、金融都由国企垄断,私人资本别有出路,这才导致温州商人一窝蜂涌向房地产。与此同时,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又纵容与利用了他们。

  不过,对温州商人报以同情的分析,在知识界却不乏争议,在网民群体中尤其不讨好。有网民就评论说,这只能归咎于商人的赌徒心态,温州是中国民间金融最自由的地方,温州高利贷的崩溃恰好证明了草根民族有产阶层不能实现自主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来干预。

  到底温州的困境,是由于中国经济领域垄断太多,还是自由过度?

  也许,垄断过多与自由过度的因素同时存在,恰恰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造成了“温州模式”的衰败。现实可能真是这样:在触动利益集团好处的领域处处有限制,其他领域企业被放任自流,哪怕他们的行为对市场健康发展不利,是需要被监管的。外界发现,在温州民间借贷产业里,许多公务员与银行资金都卷入其中谋取利益。

  整体而言,经济环境对最具活力的群体往往缺少正面引导与上升通道,诱人变坏的规则却不少——这点,与其他领域的状况是令人遗憾的相似。

  按照多家国际投行分析,虽然私人借贷量占温州信贷总量比例不低,但在中国全国范围里,私人信贷量只占信贷总量的大约8%,因而所谓的“温州次贷危机”,会让温州承受打击,却不会对中国整体经济构成太大影响。美银美林的报告就形容,温州的灰色借贷是“茶杯里的风波”。

  相信国际投行是比较客观地描述了温州借贷问题的性质。对温州炒房团、炒蒜团,我没有太多好感,但对温州奇迹般的陨落,却不由得感到心寒与沉重。这里是中国私有经济发源地,也一度是最具创造力的地方,它在发展到高点后无处可去,扭头向下的命运仿佛事前注定。珠三角会不会重复温州的今天结局?我们难以预言,只知道当局如果不展示魄力明显减少企业税负、帮助企业转型,中国未来的社会与政治难题,未必不会从中小民营企业群体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