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兵舞曲20首:中国智库不必复制西方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0:50:57

  资料图片:2009年7月2日下午,为期3天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图片来源:中国网

    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成立了许多官方政策研究机构。机构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政府内部的组织渠道向领导人提供决策参考。改革开放后,这些官方政策研究机构经过组织变迁,有的已消失,有的成了今天中国智序的中坚力量。但是,“苏联模式”智库所具有的一些问题也被遗传过来。比如俄罗斯智库专家不怎么敢向俄领导人公开提出反对性意见和创新性建议。这种情况在中国智库界也存在。与“苏联模式”不同的是,中国今天半官方智库越来越开放了。如中国社科院近年来加大了向公众宣传研究成果的力度,正式出版了大量针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与国际局势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一般被称为“蓝皮书”或“黄皮书”。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常与海外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研究项目,邀请海内外学者召开高层次经济政策论坛,组织中国官员的培训以促进他们向发达国家学习。更重要的是,即便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样官方背景浓厚的智库,有时对政府政策也会公开提出批评。

    很多国内观察者一说起智库,往往就把美国智库及其文化视为标准。美国是世界上智库产业最发达的国家。诚然,美国智库的研究能力确实让人称道,而美国智库的公众显示度和政策影响力也非常强。“美国模式”要求智库独立于政府、党派和利益集团。但是,很多美国智库所依附的政治背景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而另一方面,美国智库之所以在不依靠政府研究订单的情况下,还能如此繁荣,其实是同美国发达的基金会产业密切相关的。

    事实上,在西方大国中,智库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还能如此繁荣的,也只有美国一家。在英国,除那些依附主要政党的大智库以外,独立智库被政府认为总是指出政府缺点的刺儿头,因此它们得不到政府的太多支持而发展缓慢。在德国,智库主要分为接受政府课题的研究所和不同政党组建的研究型基金会。在日本,政府多采用政府委托研究的形式采纳智库意见,而日本企业财团也组建了许多智库。在法国,最早的智库就是法国国防部仿照美国兰德公司的模式组建的,而法国非官方的独立智库也主要靠政府的研究订单生存。因此,中国完全没有必要简单复制某个发达国家智库的发展模式。上世纪90 年代后,中国迅速出现一批民间智库。这些机构一般被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企业,也有很多分布在高校。由于中国缺乏发达的基金会产业.民间智库往往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有时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障。其中能力较强的民间智库将募集经费的目光投向国外基金会。

    中国国内的实践者也在积极探索中国民间智库的发展模式。2009年由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主持成立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家智库的特点是吸收了大量退休官员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人脉资源。而且这家机构被注册成会员制的社会团体,通过收取会员费来保证组织运作。虽然从单个组织的研究能力来说,中国智库还无法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或兰德公司等大型智库相媲美,但中国智库的组织背景多元化提供了不同智库发挥各自能力优势的舞台。在这个政策思想的舞台上,不同智库不仅是政策观点的竞争者,而且还是取长补短的合作者。这或许就是中国智库应该走的发展透路。(朱旭峰: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