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陶然亭水兵舞:释:【由禪定而到彼岸,豈非下學上達之旨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26:03

  【七、又有曰:人謂釋氏惟務上達而無下學。不思釋氏之六波羅蜜,由禪定而到彼岸,豈非下學上達之旨乎。】

  這是雍正批駁一些對佛教教學沒有深入的人,只看到片面,就好像我們常常聽說佛法是出世間法,不是世間法,所以認為佛教是出世,不是入世的,這是看錯了。佛教如果只有出世,沒有入世,釋迦牟尼佛何必要到這個世間來!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出世,你超出了,你還回來幹什麼?道理相同。實際上真正契入明瞭的話,大乘教裡有沒有真正的世間跟出世間?跟諸位說,沒有。沒有又為什麼說出世、入世?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佛家講「出家」這兩個字,經論裡說得很詳細,出有四種,家也有四種,一般人不了解,望文生義,所以產生誤會。這就像《華嚴》、《大智度論》裡面佛講的,「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要什麼人說?要修行證果的人,再來人。現在修行證果的人沒有了,但是修行證果的人有很多的著述留在世間,我們讀他們的書,明瞭他們所說的,才曉得什麼叫出、什麼叫世。

  出有身出,有心出,有身心都出,有身心都不出。家有田宅之家,我們現在講的家庭。有煩惱家,有三界家,三界就是六道。由此可知,用什麼方式出?出哪一種家?最殊勝的是出三界家,出煩惱家。《心經》上諸位常常念到的五陰,五陰是家,「照見五蘊皆空」,那是出了五陰家,出了五陰就出了三界。這些都是『上達』,把自己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有沒有『下學』?有。我們常常聽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近代,像太虛大師這些大德們為我們講五乘佛法,五乘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怎麼不是下學而上達!

  雍正說得很好,他說:你沒有想到嗎?『釋氏』就是佛家,佛家講『六波羅蜜』,『由禪定而到彼岸』,到彼岸是生智慧,這是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六波羅蜜」教我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個修學是有次第的,學習的科目有淺深次第不同,所以排列的順序不能錯誤。布施是放下,真能放得下,你才能持戒,才能守規矩。持戒是守規矩,你放不下就很難守,能放下才能守規矩。你能守規矩才能忍辱,能忍才能提升自己。精進是提升,能提升才能得定,得定而後才能開智慧。雍正舉六波羅蜜,從六波羅蜜上來看,它有淺深次第,可見得佛家講的確實下學上達。

  又何況佛教菩薩落實在四攝法,四攝六度是大乘佛法學習的中心課題,現在講主要的課程。六波羅蜜的科目怎麼落實?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就是四攝法,不懂四攝,你學佛不知道如何用在生活上。

  四攝法裡第一個也是「布施」,但是這個布施跟六波羅蜜的布施不是一個講法。六波羅蜜的布施是講放下,那是自己修學真實的功夫。四攝法裡的布施不是這個說法,那叫施捨,用現在的話來說,多請客、多送禮,這是四攝法裡的布施。攝是攝受,四種攝受一切眾生的方法,這個法是法則、原理原則。用在哪裡?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首先用在家庭、用在夫婦。夫婦要懂得四攝法,這對夫婦一定百年好合,一定一生幸福美滿。先生常常有小禮物送給太太,太太時時刻刻不忘記先生,常常禮尚往來。用在一家,家和萬事興;用在公司行號則決定興旺。有很多同修知道我在新加坡團結新加坡九個宗教,有人問:你用什麼方法?我用四攝法。我們主動訪問每一個宗教,送一份厚禮,常常往來,常常請客,每一次見面都有一點小禮物,絕對沒有空手,這樣人情愈來愈厚。這是四攝法第一條。

  第二條是「愛語」,愛不是甜言蜜語,是真正的愛護,尊敬他、尊重他、愛護他,決定沒有破壞,那麼朋友的交情愈來愈厚。

  第三條是「利行」,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對他有利益。

  第四條是「同事」,這一條古大德多半講眾生喜愛什麼,我們就跟他一起,這是攝受眾生的一種手段。但是在今天的社會,我不敢這樣講法,他喜歡賭博,我能跟他去嗎?他喜歡跳舞,我也行嗎?不可以。所以我對於「同事」的講法,是要跟聖人同事,跟佛菩薩同事,跟上帝、跟神同事。神聖們做什麼事?佛家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佛菩薩的事業,佛菩薩的事業就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如何落實?方便。方是方法,方法有很多,不是一樣的方法。便是便宜,用現在的話說,最恰當的方法,最合適的方法,最圓滿的方法,當然因人、因事、因時而異,這是智慧。

  像我們對小朋友有對小朋友的方法,對年輕人有對年輕人的方法,對婦女有對婦女的方法,對老人有對老人的方法,皆大歡喜,你成功了。把六波羅蜜用四攝法完全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哪有不圓滿的道理!這不叫下學上達,那什麼叫下學上達!佛法講到最究竟處、最高明處,是接引眾生往生淨土,這是無比殊勝。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對世間一切法平等的尊重,圓滿的包容。尤其大乘佛法,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所以古大德常講,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只要你通達了,法法皆是,哪一法都是佛法。如果你迷了,沒有一法是佛法。所以佛法只有覺迷,除覺迷之外沒有界限,這是我們要明瞭的。

 

(恭录自净空法师讲《雍正皇帝上谕与多元文化教育》21-232-0004)(欢迎转载!请勿妄加评论,因果自负,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