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兵舞曲:郎咸平炮轰中国经济政策 著名学者齐敲危机警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18:23

郎咸平炮轰中国经济政策 著名学者齐敲危机警钟

来源:大旗网综合时间:10-22

核心提示:看着已经发布的各项经济数据的良好势头,很多人在高呼中国经济已经回暖,正逐步走出这次经济危机的泥潭,而近日郎咸平却博客发文炮轰现行政策,认为中国经济回暖只是华尔街的一个阴谋!面对各项良好的经济数据,对于中国经济到底有没有回暖这个问题,一些著名学者却齐敲警钟!

谢国忠:中国经济难逃灾难厄运?

美国经历过1929年的大萧条,日本经历过1989年的衰退,东南亚则经历过1997年的危机。若干年后,中国是否也将面临一个类似的灾难时刻?

这个问题不仅对于那些眼下投资亚洲的人至关重要,对于范围更大的全球市场亦是如此。因为当全球投资者步履蹒跚地走出此次金融危机之际,许多人坚信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的繁荣,是这个冰冷世界中的一线希望之光。

问题在于,历史经验表明,这种乐观看法很大程度上可能选错了对象。

金融市场有这样一种习惯:当经济迅速发展时让自身陷入狂热,结果导致灾难。这最终宣告了市场的总体无效。问题是,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极端乐观与流动性泛滥独特地结合在一起。

经济发展会催生非同一般的乐观情绪——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没有什么东西能像看着经济蛋糕不断变大那样,呈现出人类的动物精神。因此,购买股票等风险资产,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乐观看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问题在于,市场竞争往往会压低资本回报率,并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奉予员工和消费者,而非投资者。资产价格高企促使企业过度投资,这将压低资本回报率。这正是投资者之所以往往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战绩不佳的原因。

较低的收入基数和有利的人口统计学状况,有助于推动经济成功地增长。由于收入增加部分的高储蓄率,上述两个因素往往会造成流动性过剩。在城市化进程中,尽管生产率正从农业水平转向工业水平,但消费习惯仍然带有农村性质——也就是说,必需品之外的东西仍被视为奢侈品,并被减至最低水平。劳动生产率上升和消费偏好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会导致流动性过剩,从而催生泡沫。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最大的人口红利,但可能会让中国成为当代最容易产生泡沫的国家。中国地方政府的收入依赖于房地产市场,这使得形势更为严峻。每隔大约5年时间进行换届选举的地方政府官员,在活跃房地产市场、从而将地方政府收入最大化方面有着强大的动机。这种政治动机为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埋下了种子。

同样,中国股市仍将处于估值过高的状况,尽管在出现恐慌和暂时流动性短缺时,股市估值水平有时会有所下降。较低的资本回报率加之股价高企,意味着企业会转而通过股市、而非消费者获取利润。

然而,当企业通过股市获得利润,而不是为股市创造利润时,这就变成了一个负和游戏(negative sum game)。它需要持续不断的流动性流入作为支撑。这就是高增长和高储蓄率之所以至关重要的原因。

另一方面,这种市场实质上为资本形成提供了补贴。资本补贴会导致产能过剩和资本回报率低下。正因如此,低盈利能力、高资产价格和高经济增长率能够共存。实际上,它们也必须共存。

无疑,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成为未来一二十年最为重要的经济事件。但这种半永久性的泡沫局面,使得金融投资者参与其中的难度极大。

“买入并持有”的做法根本行不通。价值投资之所以行不通,是因为价值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基础,是市盈率和市净率降至某个水平之下。

中国股市从未达到过这样的水平。如果你是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那么你可以制造自己的泡沫。他去年买入了抱负远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的部分股权。此后该股已上涨8倍。如果你不是沃伦• 巴菲特,那么我建议你“低吸高抛”。问题是要找出何处是高位,何处是低位。

当经济高速增长最终难以为继时,灾难就将来临。当有利的人口统计学趋势恶化,或城市化进程结束时,都可能出现这种局面。当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之一、或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时,流动性或储蓄不再增长。到那个时候,股市就再也得不到补贴。

中国距离最后的灾难时刻可能还有十年时间。

到那时,生于1950年至1978年婴儿潮时期的中国人中,有一半已经退休。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将约为目前的一半。好的消息是,到那时,中国将成为一个发达国家。而坏消息是,到时候中国不再会有廉价资金,来支撑被高估的资产价格。

来源:和讯评论 

叶檀:香港资产型通胀疯狂 大戏即将在内地上演?

市场好像又回到了金融危机之前。股市与楼市节节上升,中国在人民币升值的担忧中,徒劳地想抑制人民币汇率,除了CPI与PPI数据之外,一切都在显示通胀的来临。而中国的资产型通胀已经借助股市与楼市表现得淋漓尽致。

10月20日,中国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表示,美元走软将增强市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从而可能导致大批资金流入中国并加大通货膨胀风险。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2万亿美元以上,失衡的情况更加严重。

内地的情况与香港市场何其相似。由于境内外两股热钱力量夹击,导致资产型通胀在香港市场最为典型。内地的情况与香港市场何其相似。由于境内外两股热钱力量夹击,导致资产型通胀在香港市场最为典型。

值得关注的是,各国在酝酿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现在是考验逆周期思维的时候。如果盯着利率不放,也许我们会认为欧美日等国没有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不过,只要我们把眼光稍微放远一点,就可以看出,现在各国的货币政策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紧缩、紧缩、再紧缩,因为央行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已经大为乐观。

10月19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美国需要制订一项财政退出策略。美元和美国经济的走势将取决于政府控制预算赤字的结果。欧洲、美国将以财政赤字为主要参考指标,中国将以什么为退出指标?是否与货币发行一样丧失独立政策,惟美联储马首是瞻,再度陷于资产通胀、实体紧缩格局?

中国现在美元储备之多,让人想到明末和鸦片战争前,中国依靠贸易吸引世界白银的情形。当时中国没有依靠白银强国,现在能依靠外汇储备强国吗?

来源:叶檀博客 

清华学者:三重风暴伺机摧毁中国经济

在内地房价疯长的背景下,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明确表示,“中国的房子正在越盖越结实,没有什么泡沫,如果有泡沫那也是为节能而用的空心砖。”

中国的房地产真的没有泡末吗?住建部的官员们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是投资需求抢占了大量捆绑不可再生土地资源的房源,从而推高了房价,将众多中低收入者的生存空间挤压到惨不忍睹的境地,这种趋势难道能持续下去吗?

也许住建部的官员们认为:只要投资者的购买力依旧强劲,再高的房价都会有人买,房地产就太平无事。所以,关于限制二套房的政策不仅力度不够,而且根本就没有认真执行,最近温州商人一次异地购买17套房就是明证。因此,住建部坚信:只要有投资人的钱,就什么都不用怕!纵容投资,仍然是政府房地产政策的轴心!

只可惜有一个阴谋、两个变量他们没有算进去:这个阴谋就是:在美元贬值的背景下,人民币无法长期跟随美元同贬,否则,将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而人民币相对升值的预期,则会使有预谋的、大量用印刷机赶制的国际热钱投入到实际上不设防的中国楼市,造成更大的泡末,一旦泡末大到行将破灭的程度,美国将人为制造出美元大衰的消息,使人民币来不及反应就在短期内大幅度升值,于是就到了外资业主疯狂甩货的时候,即使贱卖一半也会因汇率的变动而大赚,结果就是中国的房地产和国民经济遭到摧毁,而大量纸印的美元旅行回国后将被核销,使美元重新恢复坚挺!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将在中国重演!

与阴谋同在的是两个潜在的变量,一个是国内已经近乎疯狂的投资购房,由于不断升高的房价而兴奋和恐慌,随着房价继续高升,恐慌的心理将逐步占据上风,尤其是在租售比严重背离市场规律的情况下,高位出手成为炒家赚钱的唯一方式,眼看着新房要变成旧房,过久的等待将使投资者随时可能掀起出货狂潮,尤其是短线投资者的突然抛盘撤离,将带来不可阻止的大溃退!

二是过度疯长、已经摇摇欲坠的房地产市场,经不起偶然事件的轻轻一击就会跨掉,有可能造成这种打击的发力点越来越多,尤其是随时可能酿成人间惨剧的畸形怪物,正悄悄的在全国大中城市生成。它就是偶然事件发生概率越来越大、可怕后果不堪设想的城中村!

繁荣的楼市歌舞升平,但是在繁花似锦的表面之下,掩盖着魔鬼渐渐而来的脚步声,阴谋和变数都在聚集着能量,国际阴谋和国内的变数极有可能重合在一起,形成三重风暴在同一时间集中爆发。只要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对投资不设防,或者防线不牢,就无法避免毁灭的命运。

来源:东湖社区 

郎咸平:股市楼市火爆是假象 中国经济回暖乃华尔街阴谋(1)

与全世界都不一样 不正常的是别人还是自己

中国经济领全世界之先的回暖了,不仅领先得这么久,而且在很多意想不到的领域回暖了——汽车、奢侈品、房地产等的销售在经济萧条时期率先回暖,这些都代表了中国和全世界如此的不一样。

先看几组简单的数据:1、中国在2008年11月开始慢慢回暖,要早于各国股市回暖达4个月之久;2、中国楼市在2009年上半年开始跟全世界不一样地逆势增长了,拿与美国比较,今年上半年美国楼市是狂跌,我们是狂涨;3、汽车的销售,美国上半年下降了35%,中国增长了15%;4、奢侈品的销售,全世界在这一波冲击下大幅下挫,08全年下降了40%,2009 上半年继续下落了10%,而在中国的情况却大相径庭,以经受严重经济冲击的广东省的某一个商圈为例,一线品牌奢侈品增长超过20%,价格几万元的名表销量增长90%,五、六月份珠宝销售五、六月份分别增长29%和23%。

看到这些数据大家是不是感到异常的兴奋,觉得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和回暖了啊,特别是看到最近国有企业抢地皮,还有很多小民企、小地产商也疯狂的抢地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似乎形势一片大好,欣欣向荣了。

但是,即使是那些赚到钱的人实际上心里也惶恐不安:他们惶恐的是赚钱赚得如此容易也太为少见了。为什么呢?因为心中的第六感告诉自己,情况似乎不是那么简单。

没必要去讲一些什么高深的理论,让我们用最平常、最简单的思路做些判断,就应该会得出一些基础的答案。

让我们试着想一想,中国领先全世界这么多的回暖,而且很多在经济萧条时期本不该回暖的地方——汽车、奢侈品、房地产——都回暖了,那么,就代表你和全世界都不一样。如果你和别人都不一样的话,我们就该想一想,究竟是别人还是自己不太正常了。

有一些人总是感觉就是好得不得了,觉得别人都不正常,只有我们正常;其实,如果当你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你最好认为你自己不正常,这样可能代表你还正常一点。

大家都很关注中国的楼市与股市,因为他们与自己的钱财休憩相关,但要真正的了解中国的楼市和股市,就一定要跳出楼市和股市,从中国经济最基本的层面开始做深入的探讨,才有可能了解股市和楼市。

大家或许还记得几年前,我像唐吉坷德一样与一群人的争论,那群人说为什么有泡沫,那是由于经济发展了,老百姓更富裕了,大家手上有更多钱炒楼炒股,从而造成了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他们给这种说法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的名字就是炒楼楼市有泡沫,炒股股市有泡沫。而本人当时(2006年)说过,泡沫必定象征着过来一个新的危机的出现,那就是制造业危机。 

当年之所以这么说是经过了大量的数据调研的,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家在这个时期面临投资经营环境全面的恶化,很多做制造业的企业家不做实体经济了,而拿出钱炒楼炒股,从而造成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泡沫现象引发的结果,不是中国经济发展更高了,而是更差了。早在2006年,中国的制造业危机便开始了。 

郎咸平:股市楼市火爆是假象 中国经济回暖乃华尔街阴谋(2)

不见硝烟的中美之战 华尔街对中国的阴谋

人民币的升值让中国损失惨重。在出口这么衰落的时候,我们跟着美元涨,扼杀了出口制造业仅剩的生存机会。韩国将韩元贬值40%,所以三星可以和LG实现了成功的突围,而中国却由于人民币升值将出口制造业推向火坑——从四月份开始美元贬值了,汇率不当让我们的出口制造业遭受沉重打击。要知道,出口制造业占中国GDP的三分之一啊。

紧接汇率战争的第二场战争是成本之战。几天来,有很多制造业企业来问,未来三洲岛三个月之内,铁矿砂、有色金属的走势如何。我不会知道的,世界只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奥巴马。

请各位回去后炒一道菜:青椒肉丝。你倒油时想想,这个大豆油价格是谁决定的?你切肉的时候想想,中国猪肉价格是谁决定的?切青椒时想想,中国农产品的价格是谁决定的?答案很简单,不是众所周知的供需关系,而是华尔街。

你炒一个青椒肉丝的成本都是华尔街决定的,何况铁矿石、有色金属了。

美国大豆价格比东北黄豆便宜10%,只要开放美国大豆的进口,就会淘汰我们的东北的大豆。就在四月份,华尔街通过他们所操纵的中国媒体对外说,大豆要涨到七八千。接下来,中国的油脂压榨工厂在前一个月买了八百多万吨美国大豆,到了五月份,涨到四千四,结果六月里,不知道是谁一声令下,华尔街开始集体抛售大豆期货,把大豆价格一下子打到两千块一吨。我上周在山东时,山东日照油脂压榨厂的和我讲述得嚎啕大哭,他们以低于4300块的价格购了一船大豆,船还没有口岸就跌到两千块,还没有生产就倒闭了,还没有上班银行就来查了。知道下一步是什么吗——国际四大粮商趁机进入中国,用贱价收购这些70%倒闭的油脂压榨工厂。

由于中国已经加入了WTO,按协定,2009年开始,中国必须开放农产品市场。在2008年年底,中国搞了一个农业改革,向农民释放经营权,农民取得资本可以去城市打工也,也可以回到家乡替那些收购他的经营权的公司打工。国际四大粮商趁此良机收购了这些有经营权的中国农业公司进行参股,参股以后帮他做融资,请他们去大面积收购中国的农地,所以收购中国农业公司的幕后人是是欧美四大粮商。

再来看看铁矿石、有色金属、稀土、国际运价吧。中国的进口原材料成本、矿产成本是受华尔街控制的,是由华尔街为首的这一批金融资本通过定价权,全面控制全世界尤其是中国矿产的价格。铁矿石的价格取决于运费的价格指数和石油价格,只要这两个指数上涨,铁矿石就涨,这两个指数下跌,铁矿石就下跌,但是这两个指数谁控制?华尔街。华尔街背后是谁?美国政府。所以美国政府通过华尔街控制石油指数、国际运费指数。你谈判的终极对象是美国。这不是力拓的问题,也不是澳大利亚的问题,这是全世界的游戏规则。  

中国不懂这个游戏规则,做了让全世界啼笑皆非的事。中钢协对淡水河公司说,我们不要理力拓,可是淡水河谷不跟钢协谈判,因为你不懂游戏规则。中国有矿产叫稀土,我们出口价格是最低的,为什么?我们不掌控稀土的定价权,所以我买进来价格是最贵的,但是我们卖出去都是低的,因为定价权都是掌握在华尔街手中。

所以,如果你想问下个月矿产资源价格怎么变动,我哪有这个水平,那是奥巴马他们最高战略指导思想。四月份开始美元贬值是第一个外患,六月份开始大宗物资价格上涨是第二个外患。

第三个外患是轮胎特保案。这个要是败了,后果不堪设想。可笑的是,很多人到现在,连是谁给了我们一刀都没搞清楚。

这个事件的由来是美国工会要对付美国四大轮胎制造商。很多学者说,工会有什么资格管轮胎企业。但我清楚地告诉各位,我们已经错到了什么地步,连名字都翻译错了。这个工会的全名是钢铁橡胶物流等十几个工业的联合工会,名字是美国总工会,这个工会在08年奥巴马跟希拉里竞赛难分难解的时候,支持奥巴马,带动很多工人支持奥巴马,最后奥巴马当选了。由此可以看出它的威力所在。这家工会对四大轮胎公司进行制裁,四家公司躲在一旁,因为他们不敢跟工会斗,于是把中国推上前来。结果美方认为,这四个工厂把在美国的工厂关掉,转中国生产,造成美国轮胎业的工人严重失业,由于在中国生产,顺便也把中国的轮胎业对付了。

这是多大的冤枉啊!来自美国数据说:进口自中国的轮胎所占市场份额由20004年的5%升到2008年的17%;美国本土轮胎所占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62%跌到08年的 50%。所以美国认为这都是中国的罪。但是实际上,这个5%到17%是四大美国轮胎公司在中国生产后大量出口到美国,跟中国企业有什么关系呢,凭什么要制裁中国轮胎。这个贸易案将进一步打击我们的制造业。 

郎咸平:股市楼市火爆是假象 中国经济回暖乃华尔街阴谋(3)

政府经济政策进退失据 回暖潜伏重大危机

由于华尔街的一系列阴谋,从2006年到今年,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恶化,致使企业更没信心,金融海啸的冲击带来了产能过剩,开始冲击到楼市和股市:国企和私企不敢投实体经济,于是开始炒股,大量银行信贷进入股市,除了炒股之外以外,手上这么多钱,他会炒地皮。

产能过剩源于地方政府的两大政策,一是抓建设拉动GDP,二是招商引资。

什么是抓建设拉动GDP呢?就是通过修桥铺路等等方式用钢筋水泥拉动GDP,包括最近所推行的新能源。这种产能过剩将使中国造成巨大的浪费,我们产能占GDP的70%,而消费只有GDP的35%,说明中国是一个严重产能过剩的国家。

问题又来了——过去为什么不会产生这个问题呢?原因是,通过美国人消费吸收到这一部分的过剩产能(美国人的超前消费,简单讲就是泡沫消费)。原来是靠美国人泡沫消费吸收掉我们30%GDP的过剩产能,可是08年11月,美国的泡沫消费就此破灭,冲击到在中国的出口,出口下跌使得产能过剩危机立刻暴露,去年九月份出口增长率超过30%,十月份 19%,11月份当月中国出口下跌2.6%,12月份下跌2.8%,今年一月份中国出口每个月以20%的速度下跌,一直跌到八月底。

其实中国出口狂跌还不是很令人担心。令人担心的是最新的一组数据:一月份进口暴跌43%,其中原油之外的原材料下跌50%,进口机器设备下跌40%——知道这组数据后面代表的意思吗?

那就是企业家不想干了,他们在想啊,辛苦了十几年,对不起家庭、子女和老婆,于是跑到广州买了几十万元的名表或珠宝送给老婆,中国奢侈品市场得以回暖;再看看自己的子女和年迈的父母,觉得特别的愧疚,这几年忙着做生意,干脆出去玩玩吧,买一个商务车,带着自己的孩子、老婆和自己的岳父母去旅游,因此汽车销售又被带动起来。再想想自己辛苦这么多年,吃没有吃好,穿也没有穿好,住没有住好,因此江浙这一带企业家就到黄埔江边买一个康城一品,或是到西湖边买一个别墅,中国的高端房产得以开始回暖。

这时候,政府开始治病了——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总共推出六大举措。一是农业改革;二是40000亿元的投资;三是汽车、家电下乡;四是振兴规划;第五医疗改革,最后一个银行信贷。结果,病症没有消失,反而是更加恶化。

以40000亿来说。投资在哪里去了——中西部的基础建设,以高速公路为例,建完以后有没有车在上面跑,没有车跑的高速公路就是产能过剩。建的时刻需要人工,需要钢材,需要水泥,造成目前GDP上升的假象,可以解决今天钢材2000 亿产能过剩,也解决了水泥的产能过剩,也可以解决就业的问题,但是建完了就不需要钢材不需要水泥了,就立刻会把这两个产业打回原形。

接下来要谈的是今年上半年竟然印了7.37万亿的钞票出去,其中的的三、四成,被用作为以国企为主的短期信贷以及票据融资。结果呢?突然多出接近三万亿资金拿给以国企为主的企业,它们不敢投实体经济,于是开始炒股,大量银行信贷进入股市。除了炒股以外,手上这么多钱怎么办,去会炒地皮。

谈到这个说一下潘石屹,他就在这个时候,跟那些企业竞争北京广渠路15号地,潘同志特认真,每一次举牌之前,都详细计算,精心测算之后,很谨慎的举了一个牌,国有企业看他一举牌马上举的更大,所以潘石屹说遭到了围剿。围剿到最后,小潘同志在35亿的时候安然离场,剩下的国有企业像疯子一样的举牌,最后在40亿的时候,中化集团旗下公司中标,一平方米是46000,这样的话,成本加上利润那得要卖上多少钱呀。

如果再以前的话,我肯定会稍微批评一下,但现在不会批评了:把它的财务报表打开一看,发现他手中有245亿银行信贷,哎呀,非常的同情他们,好不容易才花掉40亿,还有200多亿怎么办啊。

今年上半年竟然印了7.37万亿的钞票出去,无可避免造成老百姓通货膨胀的预期,怎么逃避通货膨胀呢?所以大量避险资金会冲击股市,冲击楼市。

股市冲击的资金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制造业资金,二类是银行信贷,三类是避险资金。其中第二类资金的风险最大,只要央行稍微紧锁的话,一定会通过第二类资金造成股市大跌。我送给各位一个礼物--把股市为什么会这样变动背后的理论告诉你。你们应该把这三个资金听懂以后,自己做一个准确的判断。然后根据自己的状态该干什么干什么。

楼市有两类资金进入,第一类是制造业资金,第二类是避险资金。请注意,这两类资金进入楼市都是冲击高端楼盘,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次回暖是高端楼盘拉动,但也是最不稳定的。再给出一个数据,如何解读这次房价上涨,上周我们收集很多数字,中档楼盘、高档楼盘、写字楼的房租大幅下挫,平均房租下挫,这就代表整个社会的实质性购买力下跌,也就代表刚性需求是下跌,这种情况下,楼价狂涨的支撑点是什么?当事人的心里其实一清二楚的。

有一个现象让我更为担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地方,最廉价的楼盘是一千块左右的房租,一个月一千块左右房租的房子出租大幅上涨,而中端高端写字楼却全部在下跌,什么意思吗?在这一波楼价上涨过程中,财富进行了重新分配,最弱势的财富移转到中高端人群,如果通货膨胀来临,一定会使得弱势群体损失更多,而大量财富转移到社会的富裕群众体,这是通货膨胀已经不可避免的现象。 

王小广:中国模式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国模式的内在缺陷可能对我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即现有的中国模式(中间模式)所产生的重大矛盾将会使其自身难以持续下去,并产生巨大的风险,使中国落入中等国家陷阱。中国要想避免落入中等国家陷阱,必须对现有的发展模式进行重大修正。

(1)现有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的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约束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继续快速扩张。

令我们甚为不安的是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最近几年正在发生突变,已经明显偏离了原有收入差距较大的范围,向拉美化或东南亚化的方向发展。收入分配形势的长期恶化是许多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后落入发展陷阱的主要方面之一。从GDP收入法的构成中我们看到了这一深刻变化,2003年(也是本轮高增长周期的上升初期)以后,我国收入结构出现了惊人的突变,即劳动者报酬所占的比重由过去25年长期保持在52%左右猛然下降,经过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到2007年下降到40%。发达国家之所以居民收入差距较小,主要是因为劳动者报酬所占的份额均在55%以上,经营盈余所占比重较为适宜,在20%左右,固定资本折旧占13%左右,间接税减补贴占比为10%左右。而那些长期落入中等国家陷阱的国家却是另一番景象,劳动者报酬所占的比重不到40%,有的长期仅占20-30%,相反企业的盈利所占的比重奇高,均占50%左右,资本所得占比严重偏高,这正是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就东亚国家来讲,泰国、菲律宾具有典型的拉美化特征,日本与欧美发达国家相似,韩国介于中间,不过,韩国收入法构成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的问题在80年代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可以说这是它能避免中等国家陷阱的一个重要原因。

收入差距过大特别是其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在造成社会不稳定和抑制消费两方面对经济的高增长形成巨大的影响,即一国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的增长将面临消费不足的巨大障碍。城市化长期滞后、地区差距过大等都会产生需求的陷阱。在这一阶段,缩小增长差距(包括三方面差距)的政策不仅会得到更多的民众支持,而且会产生较大的新发展效应,因为它们将带动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的扩张,从而纠正投资与消费的严重不平衡问题。

(2)现有发展模式的继续推进将会严重阻碍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提高。

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长容易落入陷阱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它被主导成熟产业、低工资的穷国竞争者和主导技术迅速变化产业、追求创新的富国挤压在中间,这实际说的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性,持续的高增长如果不能带来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制造业的竞争力),那么发展陷阱必然会发生。我们现有的发展模式如果继续推进下去而不做一个大的战略转变,就会因对创新的激励不足而陷入两难境地,保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会因国内要素成本的上升及国外竞争者的压力而艰难挣扎;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外资压力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建立起来的情况下难以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情况可能没有曾落入中等国家陷阱的那些国家那么糟糕,但资本密集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无疑是影响未来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最最需要改变的是:让与国家竞争力提高关系很小却消耗很多的社会资源的房地产业暴利机制不复存在,使其他产业特别是一些战略性的重化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经营者不再受外部短期暴利机会的影响而安于创新,同时国家要增加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政策激励。

(3)现有发展模式不改变将会使资源瓶颈约束难以克服,且环境的代价太大。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高耗能行业,因为房地产下游全是高耗能行业。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自身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有限,其对下游产业升级的要求不强,因此,它的过快发展将会阻碍产业升级。也因此,我一直认为,把房地产业作为增长的发动机、把其列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十分有害的。

(4)现有发展模式严重扭曲了资金、资源的宏观配置,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或经济危机。

现有发展模式在资源、资金及人才都倾向于房地产业,这不仅影响经济的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可能引发重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这即房地产过度泡沫化的风险。不论是从较早时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南美国家的经验看,还是从晚些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一些东南亚的经历看,房地产泡沫均难以避免,这无疑是它们先后陷入金融或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所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抵挡房地产的诱惑是避免出现金融或经济危机的关键,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省避免了,所以它们成功了,韩国做得最好,1975年韩国便开始实施重工业战略,这时房地产投机活动开始兴起,韩国政府以建立重化工业竞争力大局为重,采取抑制性的政策,避免了房地产的泡沫。现在泰国之所以陷入发展陷阱,与其90年代所发生的严重房地产泡沫有直接关联。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是不是房地产泡沫在任何时期都会产生致命性的影响,答案是否定的。主要看房地产泡沫发生的时期,即发生在经济增长的哪个阶段,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发生在工业化及现代化完成之后,韩国基本避免了房地产过度泡沫问题,东南亚国家房地产泡沫则发生在刚刚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时,中国则更要提前,发生在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之前。我们认为,房地产泡沫发生得越早,危害越大,越迟,危害越小。日本是“结果泡沫”、东南亚与我国是“过程泡沫”,“结果泡沫”问题不大,“过程泡沫”将可能破坏整个长期高增长机制,从而落入中等国家的发展陷阱。明白这一点对克服中等国家陷阱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要避免落入中等国家陷阱就是要在发展的战略转型期避免房地产出现过度的泡沫,特别是不能出现泡沫经济。

总之,我们的基本结论是:现有发展模式在新的国际、国际经济环境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对内依赖于房地产,对外依赖于出口,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正面临巨大挑战。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将会改变传统的增长因素,即美国经济增长依赖于过度消费和金融市场的泡沫化将发生重大改变,即政府将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居民消费行为将主要依赖于收入增长而不是资产泡沫的膨胀,因此,可以预见危机中及危机过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了过度消费的美国经济将会恢复常态,这将使我国的高投资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无法消化(出口增长可能出现中长期放慢趋势),而只好转向内需,当然这是改变原有发展模式的机遇。但内需的增长将受到前期高增长相伴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结果(三大差距扩大或长期得不到改善、对消费激励不足、房地产过度消耗居民的购买力、产业竞争力提高缓慢等)的严重制约,而我们的各级政府对投资的冲动依然强烈(这次“保增长”的政策体现得非常明显),这将会使我们的经济形势更加恶化,不通过启动消费、而是继续扩大投资将加剧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产能过剩危机可能全面爆发。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变发展模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