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仕象全对马炮:嬉皮时代的乐与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6:15:29
那些声音曾试图解放一个时代的身体
——《嬉皮年代的乐与怒》的记录与想象

  编者按:在很多关于西方上个世纪60年代文化的纪录片中,摇滚乐始终是其

中的主角,包括反叛民谣。近日,一部风行的DVD《嬉皮年代的乐与怒》勾起了人

们对那个时代音乐与时代背景的回忆。尤其是其中的18首插曲,几乎都是西方流

行乐的经典。

历史的长河 永远的青春
申波普
  讲起上个世纪60年代的音乐巨潮,总要回忆起80年代在大陆风靡一时的文化

著作《伊甸园之门》。否则你很难理解《嬉皮年代的乐与怒》里那个满脸胡须的

艾伦.金斯伯格为何像个仙人——仅仅发出点不知所云的声音,可能更不明白音

乐家为何枕着大地而腾云驾雾。

时代的冲动
  《伊甸园之门》的作者迪克斯坦试图把摇滚乐从单纯的音乐分解出来,这正

好和纪录片《嬉皮年代的乐与怒》一脉相承。其实那本书最精彩的莫过于写迪伦

与“甲壳虫”那个章节,迪克斯坦笔下的金斯伯格是个反战英雄,而不是凯鲁亚

克式的人生游历者。这也许符合了哈罗德.罗森堡的名言——“一个时代的人们

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
  纪录片是从1960年讲起的,但一上来是50年代小理查德的名曲——“Keep

a Knockin’”,这事实上暗示了两个时代的联系。你无法相信发生在美国最大

的国立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学生思潮和50年代没有关系,那个校长的演讲

便十分50年代风格——“知识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力”。那时美国学生心中寻求

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越战在他们内心造成的阴影及相关的解答。迪克斯坦最有

名的名言是——“摇滚乐是60年代的集体宗教”,但他没有更多地叙述在60年代

早期这个角色是有民谣担任的,纪录片里出现了民谣诗人Joan Baez和Phil

Ochs在学生中间吟唱的镜头。Joan Baez那首曲子是“我所有的磨练”,十分动

情的表达了年轻人担负时代使命的冲动。纪录片里没有出现鲍勃.迪伦的身影与

音乐,只能猜度他没有在合适的时候出现在伯克利分校。
  当然会有马丁.路德.金的身影,如果抬高一点摇滚艺人的价值,吉米.亨

德里克斯在那个动荡时代扮演的角色与马丁.路德.金没什么区别,影片里,吉

米的名曲——“紫雾”出现时使用了波普艺术化的晕眩感觉。67年的美国街头文

化包括涂鸦艺术究竟是“紫雾”所能取代的吗?但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晕眩感觉

正是60年代这十年反主流文化的一个调子,你看了《嬉皮年代的乐与怒》就知道

历史是那样迅速地翻过一页又一页,其实整个学生运动随着时间的变更是有不同

主题的——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女权运动与黑人运动。

定格的挽歌
影片有大量的采访,其中包括在今天被很多人忽视的乐队——“乡村裘与鱼”的

灵魂,自然用了他们更多的音乐。而更伟大的嬉皮乐队“感恩而死”只有出现在

街头演唱会上那一幕,不过这一幕太标志性了。接下来是建立“自治公社”与被

取缔的场面,并映照在60年代后期悲壮的晚霞下——表面看是更群众性的欢乐气

氛。街头斗士、演讲者、迷幻音乐的实践者、青年幻想家们、举着和平大旗的学

生,这些身份是重叠的,他们还经常受到当年加州州长里根的鼓励与声援——“

让学生知道他们是对的”。影片最后挑选的曲子是美丽而抒情的,有点舒缓的挽

歌的意味——一个并不知名的民谣女歌手Ronnie Gilbert的“They All Sang

Bread and Roses”。
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就这样结束了,被采访的10多个人尽管不少人做了大公

司的头头,成为下一代人反叛的对象,但更多的人依然是站在年轻时的立场上,

无论是做了文化学者还是做了大学教授。在当代流行音乐史上,只有这十年是最

富有使命感的,并且是辉煌的。
三十年后再看那段历史,在脑海里出现的是两个字——命运。人的命运,其悲哀

的意义总是被忽略,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去比较不同的时代的话。


重开伊甸园之门
  孙孟晋

  在我苦读的上世纪80年代,西方六十年代文化首先进入我视野的词是“甲壳

虫”,第二个词是“学生运动”,第三个词是“嬉皮士”,第四个词是“鲍勃.

迪伦”———都与音乐有关。
文化的颠覆与解放
  在1968年5月巴黎的墙上,涂满了“社会是一株食人花”之类的字眼,你或

许难以想象在游行队伍里除了戈达尔、特吕弗这些文化激进派,还有卓别林、雷

诺阿这样上了年纪的人。反叛的年代到处是抗议,到处是格瓦拉。美国人莫里斯

.迪克斯坦说:“我们的怀疑和批判的思想是六十年代最经久不衰的遗产之一,

反权威与反传统在东西方有着相似的地方。”在西方首先发难的是先锋艺术家,

他们选择了格林威治村过那种波西米亚的生活,以此与体面的生活隔绝。我觉得

西方六十年代文化的解放是和波普艺术开发了大众文化有关,这种对应犹如“垮

掉的一代”在嬉皮士身上的延续。六十年代艺术家消除了“高雅艺术”在通俗文

化面前的神圣,纽约派乐队“地下丝绒”的唱片封套用了安迪.沃霍尔的作品—

——一只黄香蕉,意义耐人寻味。
  狂热的理想主义,这是青年文化运动在政治上的一种浪漫的姿态。摇滚乐代

表了一个颠覆性的社会群体的产生,但它的实现过程又夹带着个人化的体验,所

以它魅力无穷。摇滚在20世纪六十年代既有它的艺术宣言也有它的政治宣言。像

“甲壳虫”便是乐观政治的大众艺术家,“谁人乐队”被看作是更激进的摇滚乐

队也是因为他们有更反传统的艺术主张,如果从音乐上来分析,他们的音乐更像

是向传统发起挑战的强烈节奏而已。在当时,新左派如马尔库塞曾对摇滚乐提出

过批评,具体如文化向商业转化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旧金山得到了克服。
  摇滚乐中的快感体验是不是一种逃避呢?它至少是一种集体梦幻。在20世纪

六十年代后期,摇滚乐脱离了与波普艺术的关系。尤其在“垮掉的一代”的家乡

旧金山,那里几乎没有受过波普主义的影响,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最大的群居公

社便在那里,凯鲁亚克的不停地漂游与旧金山迷幻乐队的拉长时间的演奏是一回

事。“感恩而死”乐队的杰瑞.加西亚是一个“新垮掉派”。有一种说法非常有

趣:“垮掉的一代”利用摇滚的节奏更易于朗诵他们的诗歌与小说。
  西方六十年代文化除了反传统,另一个争议的焦点便是性解放。一时找不到

比“不要相信三十岁以上的人”这样更直接的青年文化的口号,当然我也找不到

比在LSD包围下的琳达(一个在嬉皮社区被奸杀的姑娘)的葬礼更悲壮的结局。以

前有评论说:“在寻找爱与鲜花的地方———旧金山来了很多不法分子。”但我

们真的无法估计性的解放其本身究竟带来多少副作用,一个15岁的嬉皮姑娘在被

强奸时只知道那个被打得不省人事的17岁男友叫“诗人”———身体的革命是最

敏感的,但它的伤害也是最惨痛的。
神话的确认和破灭
  20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知识分子受了时代的影响走到前台,他们可能不解的

是:他们在课堂上灌输自由思想后不久,底下的学生便起来反对他们。在摇滚音

乐与“摇滚文学”以外的风景里,海勒、小冯尼格特、品钦包括索尔.贝娄是横

跨六十年代的。我是把另一位作家洛曼.梅勒当作一个造反的顽童和精力充沛的

革命实践家来看待,而更有价值的小冯尼格特在《五号屠场》里对战争的嘲讽完

全建立在现实投射上。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里荒谬的绝望情绪一直弥漫着

整个20世纪六十年代,黑色幽默文学是六十年代另一条反抗现实世界的主线。品

钦的《V》有点特别,他的小说犹如Sun Ra的音乐,自由意义的延伸不可估量。
  对价值的重估,是对新的价值的确认。20世纪六十年代的动荡实际上是在确

认新的神话,当然最后肯定是要破产的。列侬就是一个很特别的例子,他本人成

了新的造神运动的偶像。
  回顾六十年代文化,免不了回忆马丁.路德.金的那篇著名的演讲———《

我有一个梦想》。再次高声朗读《我有一个梦想》吧,不是虚妄的激情,也不是

失落的安慰,而是对梦想永不停止的渴望。 

关键词检索
  甲壳虫
  “甲壳虫”乐队无疑是历史上最著名也最具影响力的乐队。乐队的灵魂人物

约翰.列侬和其他三个来自利物浦的小伙子创造了摇滚音乐史上的神话,对西方

流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真正的成熟是在1964年之后,推出了几张革命

性的专辑,大胆地进行音乐上的实验与探索,如《黄色潜水艇》、《左轮手枪》

、《佩伯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等。乐队成员穿着打扮怪异,显得放浪形骸,实

际上并非极端个人主义者,而有着一种很强烈的社会关怀。他们关心社会问题,

呼吁和平,发出反战的呼声。他们的歌声自然,从心底流出,道出了当时西方一

代青年的心声。这正是“甲壳虫”乐队为什么能够征服欧美乃至全世界的青年、

至今魅力不减的主要原因。

学生运动
  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全球性”的事件,规模

和影响最大的是法国的“五月风暴”。“五月风暴”从1968年3月22日法国巴黎大

学农泰尔学院学生的抗议活动开始,批评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非人化

”的领域,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趣味乃至婚恋形式等等,几乎导致政

权的变更。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学生运动与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以及妇女

解放运动等一起,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场宏大的的社会变革。

鲍勃.迪伦
  1941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鲍勃.迪伦,开始是广受推崇的民谣明星,

1964年突然转向了摇滚乐坛发展。1965年,鲍勃专辑《Bringing It Back

Home》同时收录了民谣及摇滚两种风格的作品。鲍勃.迪伦经过多年的研习,把

乡村音乐和摇滚乐二者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他的音乐也作为一种力量,一种思想

传播开来,成为20世纪60年代具有深刻影响的声音。1966年7月一场车祸使鲍勃

暂别舞台,复出后重新唱起了乡村音乐。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二十多年中,Bob

仍然活跃,也出版了许多专辑,可是却再也没有超越他在20世纪60年代的辉煌成

绩。1989年,他被载入《摇滚名人录》。

嬉皮士
  “嬉皮士”的名字源自诺曼.梅勒20世纪50年代所写的一部小说《白色的黑

人》。书中塑造了一个存在主义的二流英雄———“嬉皮斯特”,嬉皮士们基本

上传承了“垮掉的一代”的生存方式与精神传统,否定理性、强调本能、关注当

下,他们选择了一条逃避现实的路,试图在社会边缘重建一个世界,用和平与爱

和物质化、科技化的社会对峙。他们鄙视成年人所统治的世界,憎恨他们的保守

与柔顺。“嬉皮士”们对传统绅士的穿戴整齐不屑一顾,其精神核心是“干你自

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摇滚乐也是他们生活中另一个重要部分。